91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_久久这里有精品_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

如何守護學生心理健康?這所國家級特色學校建起令人安心的“防護網”



每到臨近高考,很多中學都會上演接二連三的“動員大會”。而在合肥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合肥一中”),你會看到屬于高三學生的嘉年華狂歡。

在這場高三畢業(yè)前兩周的“BOOM”嘉年華中,26000多只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氣球鋪在操場上。一聲哨響,2200余名高三學生一起沖進去,踩爆操場上的氣球。在噼里啪啦的氣球爆裂聲中充分釋放壓力,場面十分壯觀!

“BOOM”嘉年華是給高三學生在高考前兩周的放松和解壓的狂歡,有效、健康地緩解了高考前的學習壓力,也成為合肥一中的特色心理活動之一。

微信圖片_20210303154722.png

“BOOM”:高三畢業(yè)前兩周的嘉年華

作為教育部命名的“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合肥一中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不僅擁有華東地區(qū)最大的高中心理教育基地,還為學生成長織起了一張“心理健康防護網”,包括多角色服務體系、心理教育課程及活動、學生心理篩查、及時跟蹤干預、社會力量參與輔助、家?;雍狭Φ取?/span>


愛的接力棒:

立足學生成長的多角色服務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心理教師的事情。

從學生心理委員到班主任,還有不斷加入的兼職心理教師參與、關鍵時刻的心理教師干預、學校與高校專家及社會機構建立合作等,合肥一中完成了從篩查、日常關注、及時疏導、適當干預、積極引入專業(yè)心理治療的心理健康服務流線,已經形成了閉環(huán),或者形象地說,就像一個“愛的接力棒”。

● 學生心理委員:是同伴,也是活動策劃者

2009年10月,第一批學生心理委員在高二年級各班產生,并由這批心理委員成立了校心理社團。心理社團的成員都是各年級的班級心理委員。

班級心理委員做些什么?

班級心理委員,因為既能得到心理教師的輔導,也能與同學天天在一起;所以,對于身邊同學的心理波動,能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也更能及時向班主任反映情況。

更主要的是,心理委員是心理社舉辦一場場活動的策劃和執(zhí)行團隊的成員。每年5月的心理周,除了一些傳統(tǒng)的心理活動項目,還要策劃一些創(chuàng)新的項目。

微信圖片_20210303154817.png

學校心理社《我們都一樣》

獲合肥中學生心理劇二等獎

?

● 班主任:設計心理主題班會課,細心觀察每個孩子

在合肥一中,班主任大多是從高一跟到高三,對自己班里的學生了解很深入。所以,學校讓班主任承擔了學生心理觀察者的任務。

具體來說,有三件事要做:

1. 學習心理知識,并制定班內的心理教育方案

學校要求每個教師利用假期參加統(tǒng)一的心理教育的相關培訓,班主任更是不可缺席,而且還要在任班主任開始,就要寫出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與年級組和心理中心教師共同討論,形成切實可行的方案和課程。

2. 開好每周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每周一下午的第4節(jié)課必須開主題班會,任何時候都不能占用。主題班會結合學生的不同學段,進行系統(tǒng)設計,即可以參考學校統(tǒng)一的《中學生成長教育》(教師用書)的系列教程,也可以自行設計主題課,主要圍繞認識自我、社會適應、人際交往、情緒調控、學習心理、生涯規(guī)劃等維度。

班主任在與學生心理委員商討后,大多主題會落腳在勵志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情緒調節(jié)教育這四個大的板塊進行。

3. 了解每一位孩子的性格和狀態(tài)

學校有幾千個孩子,如果只是靠心理教師,肯定無法應對現(xiàn)在的學生心理狀況,尤其是班主任基本每天都會和孩子相處,每一個人的脾氣秉性、心理波動,他/她應該是第一發(fā)現(xiàn)者和觀察者。

學校要求每一個班級的班主任設計心理教育課程,并通過班會的形式落地。該校班主任根據(jù)學年度的班會要求,做了系統(tǒng)的班會課安排。

微信圖片_20210303154822.png

高一班會課月主題參考表

通過長期觀察,班主任發(fā)現(xiàn)學生有什么心理問題,及時反饋給年級組,由年級組向心理中心提出請求,心理中心再根據(jù)兼職心理教師的進一步約談和篩查,判定是否需要,以及需要怎樣的方式進行接入和干預。

● 兼職心理教師:分擔一份工作,更是一種愛學生的初心

一所有6000多名學生的學校,只有3個心理教師是不夠的。學校鼓勵學科教師參加心理咨詢認證的考試,并把有熱心、愿意付出更多的兼職教師納入到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師序列。

從班主任關注學生的細節(jié),再到兼職心理教師,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入更系統(tǒng)的軌道。

高一年級組的歷史教師朱曉麗,原來就是班主任。在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困惑愈來愈多后,她就自學心理學,拿到了心理咨詢師證,積極地加入到兼職心理教師這個行列。

朱曉麗老師不僅在個案輔導中經常給予學生幫助,她還把積極心理學的有關認知納入到學科教學中?!皩W科育人里面就含著你怎么關注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本身我們歷史學科資源就很豐富。”

“她的歷史課,猶如一次心理大測驗!”學生們每次在朱曉麗課上都饒有興致。例如,朱老師前段時間講到唐朝,她就講“唐朝文化的最大一個特點是包容和開放,所以造就了盛唐”。

那么,延伸到個人成長,心理學中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其實相處原則就類似于“盛唐的文化和氣魄,包容和兼收并蓄”。然后她講這種兼收并蓄,可以塑造一個時代的文化,那么同樣它也對個人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 心理教師:全方面服務,竭全力而為

學校目前有3位專職心理教師,但她們的陽光心理中心卻做得風生水起。

1. 開設學生必修課和社團選修課

學校除了高一、高二必修的心理課教材由心理中心教師主要參與編寫之外,還結合學生的需求,開辦主題選修課。

例如,心理教師劉海培將生涯教育課與高一新生的心理社團課結合,設計了一堂“預見未來”主題課。

這堂課以馬丁·薩維克斯的生涯建構理論為依據(jù),從生涯發(fā)展的核心任務——生涯適應力模型中好奇心維度(即未來我想做什么?)入手,引導學生對“變化”的敏感,提出應變能力(生涯適應力)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自己在高中嘗試、冒險、詢問(因應行為)搜集信息職業(yè)探索(生涯干預),提升探索能力,進而提升未來指數(shù)。

2. 學校心理大活動:職業(yè)模擬大賽

由合肥一中發(fā)起的全省中學生職業(yè)模擬大賽已經連續(xù)舉辦五屆,每次活動的全程策劃和執(zhí)行,大都由學校的心理教師團隊和學生心理社團來承擔。

中學生職業(yè)模擬挑戰(zhàn)賽,旨在通過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的編寫、朋輩間的互動交流和思想碰撞,以不同的職業(yè)模擬、體驗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讓中學生了解大學與專業(yè)、職場與職業(yè)等狀況和趨勢。

例如,高一(九)班 的卜語涵,她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中分析道:

通過360°個性考察,得出自己是一個外向、興趣廣泛、善于溝通、富有正義感和責任心、原則性強的女孩;

通過個人職業(yè)生涯測評和高中生專業(yè)定向評估測試,優(yōu)勢學科是英語、數(shù)學、歷史;?

從職業(yè)生涯測試中的性格、能力、興趣和價值觀,到專業(yè)定向評估得出的專業(yè)素養(yǎng)、思維方式和技能,最后分析自己的第一優(yōu)勢專業(yè)是新聞傳播學。

3. 學生心理疏導:心靈港灣的午間時光

每天中午,心理中心的教師都會被學生約滿。在學生眼里,那淺綠色的安靜的心理咨詢室,更像一處心靈得以安頓的港灣。

“我們每天都會打開安放在心靈大道的那個信箱,看看學生們自己寫的心理咨詢需求信?!毙睦斫處煿t說的那個信箱就安在心理中心的走廊,“孩子其實大多單純而無助,關鍵時刻給予他們的心理疏導,其實看似很平常,但對于個體,也許就是一次命運小船在暗礁中的轉彎?!?/span>

4. 家長課堂:家長成長動力小組

學校會組織不同層次的家長課堂,心理中心的教師還加深服務層次,又專門成立了“家長成長動力小組”。

從2015年3月起正式成立第一期“家長成長動力小組”,到現(xiàn)在已經舉辦了5年。家長成長動力小組每周開展一次活動,采用人本存在主義心理學理論取向,注重此時此地的自發(fā)表達,在人際互動中獲得自我成長。

活動以自我療愈成長為目的,通過此時此地的人際互動,團體動力,相互幫助,促進家長對自身人格、人際交往等方面特點的自我覺察,并調整、改善人際關系,緩解情緒問題,實現(xiàn)心理成長,繼而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輕松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5. 社區(qū)合作: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需要更多力量加入

為了陪孩子順利讀完高中,很多媽媽就近居住在合肥一中附近的社區(qū)。這對于孩子來說是好事,但同時也會存在一些親子關系的問題。

正好社區(qū)也希望得到一些專業(yè)的支持,建立更為和諧的家庭關系。于是,從2008年起,合肥一中與明珠社區(qū)合作舉辦“陪讀沙龍”;2018年9月,又與濱湖明珠社區(qū)共同合作,組織開展了“益家親——陪讀媽媽心理輔導”項目;2019年3月起,由合肥一中、九三學社包河區(qū)基層委教育專家主導的“魅力媽媽”課堂正式開講,每一季8堂課。

例如,第二季“魅力媽媽”課堂第四課:保持距離,與“貓”共舞。

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貓每次只能走鄰近的一步,然后圍貓的人每次只能出一個棋子,若貓被困住,則圍貓的人獲勝,若貓到達棋盤的邊界,則貓獲勝。成員們兩兩分組開始游戲。當“貓”的成員獲勝時,換另一組的一個成員當“貓”來繼續(xù)。起初,成員們覺得“貓”很容易就獲勝了,圍“貓”的人太難了。第二輪,心理老師就引導成員找到圍“貓”的技巧,現(xiàn)在圍“貓”的一組總是獲勝了。大家對這個游戲的看法發(fā)生了反轉,成員們認為“貓”突出重圍好難。

微信圖片_20210303154828.png

心理中心的老師帶領媽媽團的成員們

正在進行“圍貓”游戲

心理教師表示,以不同游戲角色代入,就會體驗到突圍邊界和筑壩之間的不同體驗,這個游戲是提醒家長應該理解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性強,需要給予獨立成長的空間。


共建系統(tǒng):

學術與技術并進,家校社三位一體


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僅是學校的一項“工作”,其實這也是教育中的一種價值觀體現(xiàn)。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健康長大,輔助每一個人度過一段成長掙扎與困惑期。

為此,合肥一中基于多角色服務體系,拓寬心理健康教育邊界,形成學術與技術并進、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共建共創(chuàng)系統(tǒng)。

● 校本教材:有效保障心理健康教學資源

合肥一中校本教材的開發(fā)極具規(guī)模,最高峰時候同時有35門校本課程,學校規(guī)定每周三為校本課日。關乎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他們就有《中學生成長教育》《中學心理委員培訓指導手冊》《高中生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成長電影賞析》等系列特色課程和教師用書。

通過教材的出版,學校希望為學生提高心理素質、開發(fā)心理潛能、促進身心健康提供學習資源。教材內容力求覆蓋高中生生活和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介紹實用解決方法,為班主任和心理老師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和心理輔導提供有效的教學資源。

微信圖片_20210303154832.png

通過教材出版,學校希望為學生提高心理素質、開發(fā)心理潛能、促進身心健康提供學習資源。

比如,高一至高二的《中學生成長教育》校本教材系列,是根據(jù)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求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參訂)》為指導,參考現(xiàn)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結合學校的教育實踐來確定,內容豐富,自成體系。

這套教材包括高中一年級至二年級的《中學生成長教育》學生讀本和《中學成長教育教師用書》,共有“認識自我、社會地位、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學習心理、生涯規(guī)劃”六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設計3~4個課時。在課時內容設計上,力求認知和體驗并重,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師生們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擴展。

再如,在新高考改革即將全面鋪開的背景下,合肥一中聯(lián)合高校心理學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學科的專家,編寫了《高中生職業(yè)發(fā)展與規(guī)劃》(學生用書),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必要的了解,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全書分為:未來說來就來、360°的自己、職業(yè)大世界、突破選擇困境、未來之路共五個單元。

● 學術支撐:高校把課題研究放在學校現(xiàn)場

合肥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從而獲取了理論的引導和支持。2011年開始,他們相繼與合肥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師范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等全國高校在合肥一中建立心理學實踐基地。2012年4月,在原有的心理咨詢中心基礎上擴建,由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鄭日昌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孔燕教授、安徽醫(yī)科大學少兒衛(wèi)生與婦幼保健系張洪波教授等專家指導,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而建成了陽光心理中心。

至今,學校心理教師與大學教授共同完成了《大學與高中階段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體系的一體化建設研究》《某重點高中學生情緒癥狀影響因素隨訪研究》《中小學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與教育策略》等論文6篇;聯(lián)合舉辦了20場到校講座和教研等。

尤其是與安徽醫(yī)科大學張洪波教授的合作,在學生心理健康篩查數(shù)據(jù)研究上已經進行了十多年。張洪波教授接受采訪時談到了合肥一中與該大學的合作情況。

她說:“我們大學其中一項研究方向,就是公眾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提高,這也是健康中國2030計劃中的一部分?!?/span>

什么是心理健康素養(yǎng)?她概括為三點:

1. 如何具備預防心理問題的知識;

2. 如何來識別潛在的心理問題;

3. 如何來應對心理健康中的問題。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有關研究表明,大概有10%~20%的青少年都經歷過心理障礙的困擾。從我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篩查來看,大概跟這個比例也差不多。比如說,在高中生里面有明顯焦慮癥狀的有5%左右,有抑郁癥狀的在10%~15%之間,有強迫癥狀的有10%左右。這里面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臨床診斷來講,這個比例會低一些,因為臨床診斷是以疾病為標準的。

而我們與基礎教育領域學校共同的研究,更主要是如何預防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和心理問題的初期干預,同時也包括如何應用積極心理學理念來構建和影響學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例如,我們與合肥一中的合作中,就與學校達成“以如何去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質為核心關注點,開始特別強調對孩子能力優(yōu)勢的培養(yǎng)和保護,比如說好奇心、自信、感恩、熱誠等等。 ”

最基礎的工作就是把這些積極心理學所關注的重要內容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里面,以及學校教師學科育人及心理導師等方面。在合肥一中,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方面,我們也鼓勵教師主要用“正念療愈”方法。

張洪波教授還在她們與合肥一中的合作中,提出了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就如她講到的“一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化狀態(tài)的三個方面”。

第一,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中,能夠更多地關注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而不是成績。

第二,學校要有一套完整的課程和活動來支持孩子遇到的一些成長困惑。

第三,要定期做心理篩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干預,最后也要與家庭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形成一個良性閉環(huán)。

例如,合肥一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已經逐步建立了一種他們自己的服務模式,她稱之為“聯(lián)動模式”。具體來說,學校首先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其次,學校每年給學生做一次心理健康篩查,而且這個篩查情況,心理教師會非常慎重對待。因為,人的情緒是波動的,很多時候受當下狀態(tài)的影響。為了更準確地分析,心理教師都會在篩查以后再進行復查,也就是說會當面跟測評數(shù)據(jù)有明顯特征的學生面談,再次確認測評結果的準確性。再次,根據(jù)復查后等情況,做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教師如果在心理疏導中發(fā)現(xiàn)學生情況較嚴重,就會與合肥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進行對接,或者選擇校外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進行轉接工作。同時,學校也會聯(lián)動家長,引導家長如何配合學校一起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療愈的全環(huán)節(jié)。

● 大數(shù)據(jù)應用:心理測評量表的背后信息

合肥一中堅持每年對學生進行一次心理測評,并編制量表進行數(shù)據(jù)積累?;诖髷?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心理中心與安徽醫(yī)科大學進行了廣泛的合作,旨在讓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上一層樓。

第一,形成心理危機預警。對于測評提示的高危學生,由心理咨詢老師主動對他們進行危機預防或干預工作,對于超出學校心理咨詢范疇的學生及時予以轉介至督導機構進行咨詢、干預或治療。

第二,心理問題集中梳理。通過每年的篩查,集中類似心理問題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團輔活動,進行疏導。

第三,結合大學研究成果,設計相應的課程和活動,進一步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與時俱進。比如《中學生成長教育》(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從2014年開始,每年都有部分內容的更新。尤其是現(xiàn)在的高考制度改革,以及當下青少年對于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和人生方向的需求,在調研數(shù)據(jù)的信息上,學校及時開發(fā)了《高中生職業(yè)發(fā)展與規(guī)劃》的新教材內容。

● 家校合力:學校與家長一起找方法

合肥一中致力于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調一致的育人合力。通過家長成長動力小組、高三家長考前減壓輔導、社區(qū)聯(lián)動、家長讀書分享會、家長瑜伽活動、家長學校、家長工作坊、家長委員會等多種創(chuàng)新活動,讓每一位家長都能更好地參與進家校合育中,從而形成家校合力,發(fā)揮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以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

?微信圖片_20210303154838.png

家長課堂上的減壓課

唐艷梅的孩子2019年就已經考上了大學,但是她一直還在家長工作坊、家長學校里做義工。她還自學了心理咨詢師的相關課程,就想把家長們遇到的教育困惑與問題,找到更多的科學理念支撐。談到如何與學校合力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家長成長動力小組中有一個媽媽遇到了一個難題:女兒在高三下學期,突然不想到學校去上學,只想在家里自學。媽媽很急,也很生氣,跟女兒大吵一番??墒且矝]任何辦法,女兒還自行跑到市內的外婆家不回來了。

她們就與學校的班主任和心理教師都做了溝通,發(fā)現(xiàn)孩子做這樣的選擇其實有些道理。

第一,孩子在一個藝術生班,本身的上課氛圍就不夠好,孩子希望找個安靜的地方,原來就會經常在圖書館自習;第二,這孩子最近皮膚有些感染,臉部的確很難以面對眾人,女生嘛,都十分在意這些。

找到背后的原因,她們就把媽媽約到學校,和心理教師一起跟她講,首先要了解孩子不想去學校的原因,然后擬出讓孩子在家也可以安排好學習的計劃。所以,最關鍵、最重要的是消除媽媽的焦慮和強硬態(tài)度。

這樣紓解了母女的關系后,孩子也在家里很好地執(zhí)行了學習計劃。兩個月后,孩子回到學校順利地參加了高考,并考進了理想的大學。

在合肥一中,慢慢地已經形成這樣一種文化:每一屆新生入學,高一就成立“家長成長動力小組”;來附近社區(qū)陪讀的家長,就加入“家庭成長之旅小組”,主動尋找“一家親陪讀媽媽心理輔導”,業(yè)余時間參加“幸福港灣隊讀書會”。往屆有經驗的家長帶新家長,讓更多的父母認識到“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

校長封安保表示,“希望家長和社會,更加關注孩子的一生成長,而不是僅僅就這三年。作為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調整教學方式,評價方式,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并做好素養(yǎng)培育這條主線,堅定我們的航線,讓這艘載著孩子們的航船劃向未來?!?/span>


本文由新校長雜志2021年2月刊《心理健康教育2.0》封面報道縮減而成。